孔谕依然脸上带着笑意道:“就你所说的又能说出什么来呢。”
“孔谕,你且听着。刚才我说了,孔圣人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论语中所述有二十二人。这些,只不过是表面的数字罢了,而实际嘛,天下所有读书人,皆是孔圣人的弟子,不知道孔谕你认为这个答案是否有错呢?”李未接着说完。
当李未的答案一说完,孔谕傻了。
孔谕完全没有料到,李未的答案会是这个。
如此答案,他敢说是错的吗?
他能说是错的吗?
他不能,他也不敢。
如他真要反对李未的这个答案,只要今日一事传出去,他孔谕怕是得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
也不对,不能说人人喊打,只能说文人见之皆要唾骂他孔谕不可。
孔谕傻了,所有人在听到李未的回答后,也如孔谕一般,愣愣的站在那儿,像是傻了一般。
而此时,御座上的李世民却拍起了掌,“此答甚好,甚好。”
众朝官们纷纷附和。
而曾经跳出来支持孔谕的那些人,不知道该附和鼓掌,还是该跳出来挑李未话的毛病。
可李未回答的答案,谁又敢说是错的呢,谁又敢从中挑毛病呢。
谁要敢挑,明日他家必然会被一群文人给围了。
俗话说,得罪谁也不要得罪读书人,其中最甚的莫过于没有官职,没有背景且读了不知道多少年郁郁而不得志的读书人。
他们,那是只要逮着机会,那就如蜜蜂一般,见到花粉就扑上去。
孔谕双拳紧握,冷冷的看向李未。
此刻的他,已经到了疯狂的边缘,只需要一根导火索,估计就能把他给点燃了。
“李未,好样的。接下来还有两道题,你尽管放一来应答。”李崇义也不知道是要加油呢,还是故意要气一气孔谕。
李未轻轻的向着他笑了笑,带着真诚般的笑容看向孔谕,“孔谕,我的这个回答,你可满意?”
孔谕恨恨的哼了一声。
“竖子,你给老夫听着,这是第二题。老夫的这第二题你要是答不上来,你须得在平康里坊光身转一圈。”
孔谕的这话一出,所有人如看戏一般的看着二人。
御座上的李世民听后,轻轻的摇了摇头。
谁都知道,孔谕这是不愤李未答出了他的第一道题,而且还是让他孔谕不敢说错的答案后,要在第二题上加码泄愤了。
李未轻笑一声,“即然你都这般说了,那说明这第二题难之又难。那好,如我答不上来,我李未光身在平康里坊走一圈。可要是我答上来了,你孔大祭酒也得光身在平康里坊转一圈。”
你孔谕要加码,那我李未陪着你。
我一个光脚的,还怕你一个穿鞋的吗。
“好。第二题你且听着,老夫问,这天下最高的山为何山高几丈。”
第二题现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