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阁老果然明智。那晚辈再次多谢杨阁老了。
不过,晚辈却是还有一事,要请杨阁老帮忙。”朱瞻壑即将露出了他对于杨士奇的真实想法来。
“世子殿下但讲无妨。”杨士奇根本没有拒绝,而是很直接的答应了下来,毕竟,再大的问题,在江山社稷面前,那也都是小问题!
“杨阁老,云南毕竟地处偏僻,人才匮乏,加之以后如若是开拓山河,定是需要不少人才的。
不知杨阁老,可否为云南边境之地建设,每年推荐些人才过来呢?
当然,我也知道此事有些为难,哦们也不需要什么大才之士。
我大明朝幅员辽阔,总有一些一些落魄书生,家境贫寒,郁郁不得志的人,届时还请杨阁老举荐一二。”朱瞻壑让杨士奇推荐人过来,一方面是云南之地,确实需要人才,二是未来开拓,更是需要不少的人才,三是借机拉拢杨士奇一把,即使杨士奇自己不来,但他的门生故吏,亲眷友朋总是有人可以过来的。
“世子殿下果然深思熟虑。”听了朱瞻壑的话后,杨士奇明显是楞了一下,他自然是知道汉世子的想法的。他呆呆的看着面前巍峨挺拔的汉世子,脑海里忍不住的将太子与其进行了对比,杨士奇也是第一次在脑海里,对着朱瞻壑冒出来异样的想法来:这才是人君之像!
“那杨阁老是同意了?”面对杨士奇那怪异的目光,朱瞻壑眼神里精光一闪,他知道,这是杨士奇松口了。
“世子殿下为国守边,需要人才自是无虞的,我大明国朝辽阔,但云南毕竟地处边疆,怕到时是多是些郁郁之辈,污了世子殿下的眼睛。”杨士奇思考再三,脑海里翻江倒海之后,最终他还是同意了朱瞻壑的要求。
“杨阁老此言差矣,万丈高楼平地起,饭总要一口一口吃的。
再说了,彼之砒霜,吾之蜜。天生万类,总有用得上的地方,岂有庸碌之说?
更何况,天高海阔,这平头百姓,也是大有用处的”轿子人抬人,好听话朱瞻壑也会说,他就是直接告诉杨士奇,我需要很多人,只要肯来就行,我不嫌弃那些庸碌之辈,即使你给我一些老百姓,我也很是开心,不会介意的,毕竟将来开拓土地,也是需要不少的百姓的。
“殿下仁德!”杨士奇原本以为,汉世子只是需要一些士人管理封地,和将来开拓将于之用。但他万万没想到,汉世子居然连老百姓都愿意接收。那将来国朝若是遭了灾,百姓困顿之时,是不是可以送来一些到云南来?只一瞬间,杨士奇心里就冒出了无数的想法来。
“殿下,事情既然已经谈妥,那下官就要返回北京复命了。还请殿下理解。”事情才刚刚说完,杨士奇就急切的表示,他要返回北京了。
对此,朱瞻壑并不感觉到意外。毕竟,这杨士奇看到了鼍龙,那他肯定是要尽快回去与洪熙皇帝商议对策的。
加上,洪熙皇帝危此刻在旦夕,杨士奇作为内阁首辅,他也必须尽快赶回去。
“奥?那就祝杨阁老一路顺风了。”对于准备离开的杨士奇,朱瞻壑并不觉得奇怪,也并未开口挽留,反而是直接答应了下来。
“谢世子殿下理解!”杨士奇对于朱瞻壑的大度,表示了感谢,随即对着朱瞻壑躬身一拜,快步的出门去了。
“三弟,我们送一送杨阁老。”看着离开的杨士奇,朱瞻壑慢慢起身,对着身后的弟弟说到。
“是。”朱瞻垐很是恭敬的应了一声,接着就跟上了大哥的步伐。
大理城外,朱瞻壑目送杨士奇乘马车离开的身影,不由的想起了茫茫大雪之下,那策马仓皇逃窜的也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