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工部的骚操作。
“殿下且听臣说完。”面对太子朱瞻基的疑惑,杨士奇心里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一脸苦闷的说道。
“臣亲自查阅了先帝当年的诏书,发现在下了诏书不久后,就赶上了太宗皇帝出征草原的时间,所以,工部事务繁忙,就将造船一事给放缓了。”杨士奇的这话,瞬间就让朱瞻基知道,这船队绝对是因为两卷白布的那次重大事件,爷爷给朱瞻壑的赏赐之物!
“出征草原结束后,又赶上太宗皇帝大行,接着就是新皇登基,修建陵寝,汉王造反等等一连串的事宜,工部忙不过来,就将此事一再搁置,直至汉世子到达云南封地后,此事还是没有着落。
所以,到了封地之后,汉世子以为朝廷要耍赖不给船了,就写信给皇上。当时汉世子说朝廷在三个月内给船,要是三个月内还是不给他船,他就要发兵攻打两广,然后自己造船去。”杨士奇继续苦着脸说到了,汉世子出兵两广的理由,因为汉世子要自己造船去。
杨士奇的话,听得朱瞻基目瞪口呆,他没想到事情居然会这么坑。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更坑的事情还没出现呢。
“接到汉世子来信要船的时候,朝廷当时根本根本没几艘船,还都是小船,根本就给不了。
当时臣还在汉王爷那边被羁押,皇上给汉王爷去信,让臣去一趟云南面见汉世子,商量延期交船的事情。
经过协商,汉世子答应给朝廷一年的延期期限。
但条件是,他要朝廷现在的旧船作为补偿,还有配套的船员。
臣回禀皇上之后,皇上答应了汉世子的条件,当即就下旨,将整个远洋船队,除了士兵以外,连同其他船员一并送给汉世子。
可不曾想,这中间出了岔子。”杨士奇的脸都被气成苦瓜了,而朱瞻基也是一脸认真的继续倾听着。
“因为汉王和赵王的起兵事宜,工部压力不小,各类的火器缺口都较大。加上皇上又暂停了船队远洋事宜。所以,工部的人就擅自做主,将远洋船队船上的所有火炮之类的攻击武器,偷摸的全部拆除了,现在已经运往济南,加强工事防御去了。
而且,因为远洋暂停,船上的各种精锐人员,也被兵部给抽调出来,分配到了各个区域,只留下了一些老弱病残,仅保证船还能开起来而已。”杨士奇前前后后,终于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朱瞻壑说的差不多了。
“所以,朝廷送过去云南的船,是经过工部拆卸过后的空船?船员也是被拆解后的老弱病残?”朱瞻基这终于是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不由的也是一脸的呆滞。
朱瞻基知道,能让朝廷都说是老弱病残的人,那肯定就真的,真的,真的就是老弱病残了!
此刻,朱瞻基也终于是理顺了事件前因后果。汉世子因功被永乐皇帝赏赐一整个船队,到太宗死了,新帝都上位了船队一直没到位,汉世子觉得朝廷骗人,就准备报复朝廷,拿下两广自己造船。之后朝廷派人去与之协商延期,汉世子好心同意延期,要朝廷的旧船先开着用,朝廷也答应了,还表示愿意送各类船员赔礼。但实际上船队送到汉世子手里的时候,连旧船是被拆解后的!船员还都是老弱病残的!所以汉世子一怒之下决定,自己拿下两广,自己造船!
你们这不是玩人吗?怪不得汉世子生气了呢,要是我,我也得生气啊。下意识的,朱瞻基不由的代入了朱瞻壑的视角,下意识的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大行皇帝孝期还有不到七日结束,可有解决办法?”忽然,朱瞻基想到了他的立场,是与汉世子对立的。反应过来的朱瞻基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老爹下葬的时间,询问解决办法。
“太子殿下,就算我们现在就装车,将东西送过去,时间上也来不及了。”杨浦一脸叹息的对着朱瞻基说道。
“太子殿下,我们刚刚已经清查了工部的库房,里面根本的火炮兵器少之又少,根本就不够远洋船队装备用的,那些东西甚至只够装备两条船的。”杨荣也是开口告诉朱瞻基,家中库房里没东西,就是现在想送去,也是没办法呀。
“现在两广之地的备倭兵,已经被抽调出来,奔赴济南战场了,各地精锐也在济南。但是,济南的布防不能动啊!”杨士奇是在告诉朱瞻基,现在济南那边的士兵数量不少,是可以调到两广去的,但是您别忘了,汉王和赵王已经明确的造反了,现在要是把人从济南调出来了,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