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5章 产房传喜讯(1 / 2)四合院之院里众人助我升职首页

十一月份,该走完的流程都走完了。

轧钢厂的升级通知出来了,当然不是说告示一出来,轧钢厂瞬间就从几百人的厂子变成几千人的厂子了,得扩招,得扩建,这是个过程。

不过干部任命基本都通过了,公告栏贴满了告示。

张霖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轧钢厂保卫处处长,副处长是之前分局的秘书科科长,换句话说就是东城分局的办公室主任。

因为张霖是保卫处的一把手,枪杆子出来的。那副手肯定得配个笔杆子。这是惯例了。

这位新来的副处长叫林耀东,戴着眼镜,脸型修长,斯斯文文的一个人。

原来保卫科的组织架构也被打散了,现在保卫处下辖四个科室和一个小型消防队。

原保卫科副科长贺堂升级成了治安保卫科科长。治安保卫科主要负责厂区巡逻、防盗防火、纠纷调解、重点部位(仓库、车间)看守等任务。

原二队队长于浩,升级为生产安全科科长。生产安全科主要负责监督安全生产(如防火防爆)、工伤事故调查(当时安全法规尚不完善)等任务。

原政治队陈满仓,升级成了政治保卫科科长。政治保卫科主要负责审查职工政治背景(尤其针对留用旧职员、技术人员)、防范“反革命破坏”(1950年代政治运动频繁)等。

原后勤队队长杨雪,升级为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要负责负责文件传达、档案管理、后勤协调等。保卫处的后勤工作暂时挂在了办公室下边,主要是现在保卫处后勤工作比较少,只是个股级单位。

还有一个5人的消防队,不过不是常规配置,队员都是兼职,发生火情的时候会从其他队里临时抽调人。不过消防队配备了一些简易的消防设备,比如手压水泵、灭火器等。

厂子的行政配置,升级完了,下来就是慢慢的扩建了。

扩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涉及到厂房扩建、产线扩充、人员配置等等。

这个时间一般要持续很久。

如果是重点工程企业,会有全资源倾斜,一般是1-3年完成,比如东北某第一汽车制造厂,53年奠基到56年投产;如果是地方的重点企业,资源逐步调配,扩建时间一般为3-5年比如沪上国棉一厂,通过合并小厂新增车间,5年内从千人规模扩建到3000人规模;如果是特别不重点的,那时间就不固定了。

轧钢厂的扩建,就属于第一列,基本要持续到56年、57年的样子了。

当然,各位领导的级别待遇大家从接到通知的那天就可以开始享受了,比如杨厂长坐上了心心念念的专车,不过赵副厂长就没这个待遇了,他顺理成章的成了李怀德的副手。

厂里又新下来了副厂长,聂副厂长,负责后勤等相关工作。

对于这些,厂子里的工人只是最开始的讨论的比较激烈,到了后来也就渐渐的平息了,毕竟什么级别不是干啊,只不过现在福利好了一些罢了。

大院里呢,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是两个人,易中海和刘海忠,俩人‘升官’了,车间里的工人小组组长,虽然这连个股级都算不上,但是确实是‘有权’了。

这让易中海和刘海忠俩人对张霖更是感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