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5章 跑步五人组(1 / 2)刚穿越没了爹能科举不首页

策论的典型题目

比方说论《周礼》与当朝官制革新的关系等,大致跑不出这个范围。

重点是考察学子对经史典籍的融会贯通熟练度,以及古为今用的思辨能力,还有就是对圣贤思想的创新解读。

政论策策核心就是:

系统阐述治国理念与制度设计,其实这种策论也是个大坑。

整不好就容易被皇帝砍了头,其典型题目跑不掉皇家集权与地方分权之平衡之争,这种题也是最要命的。

还有就科举取士与世家门阀的优劣比较。

这种策论也是不好回答,若是幸运碰到考官是农家子出身你还能讨到便宜。

若是碰到了主考官是世家子弟出身,一个回答不好你就是考到头发好白你也过不了关。

还有个千古话题重农抑商政策的当代适应性。

这是典型的既想要银子又看不起商人的辩证死胡同。

用前世的话总结就是既要还要又当又立最典型的婊子思维。

还有更特殊形式比如模拟诏令写北伐檄文,不过像这种神经错乱的题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除非是在战争年代。

史论策的核心:

一般就是老事新评说好听些就是以史为鉴。

多是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决策的,其典型题目就前朝某某事件的原因得失教训等。

这类考题对于考生来说风险较低。

其答题要求有以下核心点。

“新”即突破传统史观提出新见

“借”结合时局需要提炼借鉴

“比”运用对比论证。

经义策论核心:

就是阐释儒家经典中的治国哲理,

这种策论题是学子们最喜欢的,也是学子们的基本功了。

…………

林泽祖总结到最后便停了笔此刻思路也逐渐清晰明了。

说白了就是框架已经搭建好了就差怎么往里头搬砖了。

这次小馨儿去府城林泽祖特意交代搜集吴国律法历史方面的书籍。

这些书籍对写策论是有极有帮助的。

就目前的院试的试题就算是顶到天也不会在策论上考太出格过于复杂的题。

而且现在赌定押题也太过早了些。

这次方家的倒台淮南府城上从知府下到同知通判估计全部换上一茬。

当地主政知府都换人了,还继续沿用老套路去押题这不是错上加错吗。

府学里教授也不知道会不会受牵连。

还有就是主考官提学御史是从京城委派下来的。

提学御史的个人身世、学派、政治主张、个人偏好等都会影响考试结果

现在这些都还是没有影子的事。

因此现在就是广撒网主打的就是一个也不错过一个也不能放过。

在舍里待久了有些烦闷让人燥的慌。

林泽祖索性结了稿收拾完桌面便出了舍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