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9章 武曌处理女进士身份问题的决定(1 / 1)医途大唐首页

巍峨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群臣的争论声此起彼伏。雕梁画栋间,金龙盘绕的大柱沉默矗立,与高悬的宫灯相互映衬,却驱散不了这满殿的凝重。武曌高坐龙椅,头戴凤冠,身着华服,神色冷峻威严,她的目光如利刃般扫视着下方争执不下的大臣们。此刻,她心中十分清楚,这场关于女进士身份问题的争论,已然成为朝堂局势的关键转折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审慎决断,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朝堂的动荡不安。

保守派大臣们整齐站列,为首的宰相刘德海,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宛如岁月镌刻的沟壑。他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自祖宗以来,朝堂乃男子施展抱负之所,女子应恪守本分,相夫教子。若贸然让女进士入朝为官,恐会乱了朝纲,违背祖宗立下的规矩,动摇我武周根基。” 他身后的大臣们纷纷附和,声音中满是对传统秩序的坚守,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担忧与抗拒,仿佛女进士入朝为官是对他们固有权力和地位的巨大威胁。这些保守派大臣,背后大多是世家大族,他们在朝堂经营多年,盘根错节,掌握着诸多重要资源和人脉,是朝堂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开明派大臣们则站在另一侧,以礼部尚书李明为代表。李明年轻有为,目光坚定,毫无惧色地向前踏出一步,声音洪亮清晰:“陛下,时代已然变迁,我武周正处昌盛之期,更应广纳天下贤才。女进士们凭借自身才学,通过科举脱颖而出,展现出卓越的能力。若将她们拒之门外,不仅是对人才的埋没,更会寒了天下有才之士的心,阻碍我武周的繁荣发展。”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得到了不少大臣的响应。这些开明派大臣,有的来自新兴家族,渴望打破传统束缚,为家族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有的则是凭借自身努力,在仕途上崭露头角,他们思想开放,深知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在这场激烈的朝堂争论背后,还有一群女子的声音亟待被听见。以林悦、苏瑶为首的部分女进士,对王公大臣们急切的招亲行为深感不满。她们自幼饱读诗书,怀揣着在仕途上大展宏图的远大抱负,历经无数个日夜的刻苦钻研,才在科举中崭露头角。本以为能够像男子一样,在朝堂之上施展才华,为武周的繁荣贡献力量,可如今却被当作联姻的筹码,这让她们怎能甘心。

林悦性格直爽,她率先站了出来,召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女进士,言辞激昂地说道:“我们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在朝堂上施展抱负,为国家效力。如今王公大臣们却只想着让我们早早嫁人,困于深宅大院,这不是对我们才华的浪费吗?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未来争取一番!”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于是,她们商议之后,决定联名上书武曌,表明自己的立场。在这份上书中,她们言辞恳切地写道:“陛下,我等女进士,虽为女子,但心怀壮志,渴望在仕途有所作为。科举之路,我们一路披荆斩棘,方取得今日之成绩。然如今王公大臣们竞相招亲,欲将我等困于婚姻之中。婚姻虽为人生大事,但我等更愿先以国事为重,在朝堂之上发光发热。望陛下明察,给予我等施展才华之机会。”

朝堂之上,当武曌收到这份上书时,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她缓缓展开书信,细细阅读起来。此时,朝堂上的大臣们还沉浸在为自家公子谋划亲事的思绪中,全然不知即将到来的风波。武曌读完书信,轻轻咳嗽一声,打破了朝堂上短暂的宁静,说道:“诸位爱卿,今日收到几位女进士的上书,她们言辞恳切,表达了对招亲一事的看法。她们一心想要在仕途施展才华,不愿过早陷入婚姻。”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那些正在为招亲忙碌的大臣们,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王姓大臣皱着眉头,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女子即便有才学,终究还是要回归家庭。这联姻之事,也是为了家族的稳定与繁荣。女进士们年纪尚轻,或许还未明白婚姻对家族的重要性。”

李姓大臣也连忙附和:“是啊,陛下,女进士们虽有才华,但在朝堂之上,女子参政恐有诸多不便。联姻才是她们最好的归宿,既能享受荣华富贵,又能为家族增光添彩。”

然而,一些较为开明的大臣却持不同观点。一位张姓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女进士们既然通过科举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就应有机会实现抱负。婚姻不应成为她们的枷锁,我武周向来提倡不拘一格用人才,何不给她们一个机会,让她们在朝堂上一试身手?她们的上书,正体现了她们的志向与担当,若能加以培养,必能为我武周所用。”

武曌微微颔首,目光扫视着朝堂上的大臣们,说道:“朕以为,张爱卿所言有理。婚姻之事,本就应尊重个人意愿。女进士们既有此志向,朕便给她们一个机会,在朝堂上设立专门的女官职位。”

接着,武曌详细阐述了她的决定:“但这女官职位,不会动摇诸位爱卿在朝堂的地位。女官主要负责协助处理一些文案整理、政策调研等辅助性事务,不参与核心决策,以免扰乱朝堂秩序。女官所处理的事务,皆在既定的流程和规范内,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且女官的数量将严格控制,初期仅挑选最优秀的几位女进士任职,后续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整,确保不会对现有权力架构造成冲击。” 听到这里,保守派大臣们神色稍缓,微微点头,心中的担忧减轻了几分。他们明白,武曌的这一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他们的利益和地位,女官不会对他们在朝堂上的主导权构成实质性威胁。

武曌目光再次转向大臣们,接着说:“同时,女进士们入朝为官,也需遵循朝堂规矩,不可肆意妄为。她们的晋升之路,将依据其工作表现和政绩成果,稳步推进,避免因过于激进的提拔而引发争议。每一位女进士入职后,都将有专门的官员对其进行考核,从工作能力、品德操守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表现优秀者方可晋升,且晋升的幅度和速度都将合理控制。此外,朕还会安排经验丰富的大臣对女进士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她们尽快熟悉朝堂事务,融入官场环境。” 开明派大臣们虽觉得女官权力受限,但也明白武曌此举是为了平衡朝堂各方势力,暂时也表示接受。他们相信,只要女进士们有机会进入朝堂,就一定能凭借自己的能力逐渐获得认可,为武周的发展贡献力量。

对于婚姻一事,武曌态度坚决:“婚姻乃人生大事,必须尊重个人意愿,任何人不得强迫。女进士们若有心仪之人,自可自由婚配;若想先专注于仕途,也不应受到干涉。朕会颁布诏书,明确这一规定,保障女进士们的婚姻自由。同时,朕也希望王公大臣们能够尊重女进士的选择,莫要为了家族利益,强行联姻,破坏她们的幸福。”

为了进一步稳定朝堂,武曌还特意安排女进士们参与一些不太敏感的事务,如地方民生调研、文化教育推广等,避免她们与保守派大臣在工作中产生直接冲突。同时,武曌还定期组织朝堂交流活动,让女进士与男臣们有更多机会相互了解、合作,增进彼此的信任与理解。在交流活动中,设置一些共同参与的议题,鼓励大家各抒己见,促进思想的碰撞与融合。通过这些活动,逐渐消除两派之间的隔阂,营造一个相对和谐的朝堂氛围。

武曌的这一系列决定,既给予了女进士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又充分考虑了保守派大臣的诉求,最大程度地维护了朝堂的稳定。女进士们得知后,满心感激,纷纷表示愿意在新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为武周的繁荣贡献力量。而大臣们,尽管心中仍有各自的想法,但在武曌的威严与巧妙安排下,也都选择了服从。这场因女进士身份问题引发的朝堂风波,暂时落下了帷幕,而武周的朝堂,也在武曌的精心布局下,朝着新的方向缓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