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制度落地(1 / 2)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首页

风向,就这么一点点地,好像有点歪了。

原先那些骂街的,喊着祖宗规矩不能变的,在这些摆事实讲道理的文章面前,显得有点干巴巴的,没啥说服力。

那些反对的人当然不干了。

也开始写文章反驳,引经据典,大谈三纲五常,仁义道德。

可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听着就让人打哈欠,反而衬得之前那些文章更有劲儿。

笔杆子干不过,就想别的辙。

京城最有名的白鹿书院,突然说要办个辩论会。

主题就叫“女子之德与才”。

明摆着就是冲着这事儿来的。

反对派那边放出风声,让那个写文章的“无名氏”有胆子就站出来,当着全京城读书人的面,辩个明白!

消息传到沈家。

沈清秋正在灯下看书,听完下人回报,连眉毛都没动一下。

她等的就是这个。

一个能站在阳光下,把话说清楚的机会。

辩论会那天,白鹿书院里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

看热闹的百姓,忧心忡忡的士子,还有不少悄悄来看风向的官员。

人声鼎沸,空气里都透着一股子躁动。

反对派推出来的是御史台的老资格,吴御史。

这老头是出了名的犟,认死理,一张嘴能把活人说死,最擅长拿祖宗规矩压人。

轮到“无名氏”出场。

众人伸长了脖子。

然后就看见一个穿着素净衣裳的年轻女子,从人群后头走了出来。

身形单薄,但那腰背挺得笔直。

正是沈清秋。

底下“嗡”的一声,炸了。

“是她?”

“沈侍郎那个女儿?”

“一个女人家,真敢来?”

吴御史捻着胡须,鼻子里哼了一声,那股子轻蔑劲儿,隔着老远都能感觉到。

“老夫当是何方高人,原来是个足不出户的闺阁女子。”

他声音扬得老高,生怕别人听不见。

“《女诫》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沈姑娘读了几页书,就敢抛头露面,与我等男子辩论朝堂之事?这,成何体统!简直是自取其辱!”

起手就是一顶“不守妇道”的大帽子扣下来。

沈清秋没急,也没恼。

她先对着四方行了一礼,然后才开口,声音不大,却清凌凌的,压过了满场的嘈杂。

“吴御史此言,清秋不敢苟同。”

“礼,是教人明事理,约束言行。但礼法也需与时俱进,合乎情理。圣人教化,难道还分男女不成?”

“《诗经》开篇便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为淑女?难道是目不识丁,愚昧无知之人?若女子无才,又何以明德?连道理都不懂,守的又是什么德?”

她的话不蔓不枝,直接顶了回去。

吴御史被噎得一滞,老脸涨红。

他咳了两声,强撑着继续:“就算女子有才,那也是用来相夫教子,打理内宅!朝堂军国大事,岂是尔等妇道人家能置喙的?”

“御史大人又错了。”沈清秋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清晰,“侯爷提议的内务司,顾名思义,管的是内务。”

“宫中用度,皇家织造,官营工坊账目核查,女眷教化…这些事,哪一件是军国大事?桩桩件件,繁琐细碎,恰恰需要细心耐心。男子未必比女子做得更好。”

“让女子管这些,查缺补漏,为朝廷节省开支,为陛下分忧,何错之有?这并非干政,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