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章(1 / 2)穿越当县令首页

平临国罕见的旱情渐渐平息。

但无论朝廷还是民间, 都还留有余波,等着慢慢平息。

一年旱,三年平。

这几年里, 各地都会格外小心。

京城这边的官员们,逐渐恢复日常差事。

不少人感慨:“还是平平淡淡的好, 平日是忙了些, 总比大灾大难的强。”

尤其是户部尚书,天天为国库发愁, 看向纪楚的眼神都带着期盼。

期盼什么?

期盼他多出点主意啊!

赶紧带着大家好好挣钱!

还是许义许阁老的学生裴新禄撇撇嘴:“他挣钱厉害,花钱也厉害啊。”

在西北曲夏州的时候, 挣钱的是他,花钱的也是他。

有时候那挣钱法子,别人都想不到,但花钱的法子,更是花样百出。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纪楚但凡花钱, 无一不是用在民生上。

这也是皇上不仅赐他家大宅子, 还有意封侯的原因。

能得这样的贤臣, 自己若不做个好上司,实在是太可惜了。

户部尚书看了看裴新禄道:“刚刚下值, 你这是做什么?”

“找纪楚啊, 他还住在驿馆了, 很快就会离京, 找他吃顿酒。”

户部尚书想起来, 这裴新禄也在曲夏州待过,跟纪楚是同僚。

说话间,户部尚书赶紧道:“我有个侄孙儿, 今年会试考得不错,正在翰林院当差,你带着他一起呗。”

今年是会试年,而哪个新科进士,不对纪大人向往已久?

甚至尚书所说考得不错,那能不错吗,正是今年的状元郎,他侄孙儿说过多次了,想求求户部尚书引荐引荐,这不正是个好机会。

结交其他人,大家可能还会迟疑片刻。

但认识纪楚肯定没问题。

他这人心思正,不会无缘无故坑害别人,若是有心,还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京城哪个大家,不想去结交一番。

甚至有人还想找他联姻,知道纪楚绝不可能抛弃妻子,都把主意打到他三岁的女儿身上了,也是无语。

裴新禄摆摆手:“是个小聚,下次再说。”

即便你是户部尚书,该拒绝还是要拒绝的。

因为这次确实是小聚,去的人,都是当初在曲夏州待过的同僚。

大家是为了给纪楚践行的。

而且纪楚如今忙得厉害,能抽出时间应付不少人,已经够意思了啊。

至于什么状元?

让他再等等,看纪楚有没有空。

这并非纪楚拿乔,而是他好不容易有个空闲的时间,趁着还没回昌河州,不少旧友都过来交际。

现在七月中旬,纪楚八月初就要离开,可不要抓紧吗、

这自然也是跟皇上通过气的,张太监特意提前讲了,也不会犯什么忌讳。

今日去找纪楚,都是在曲夏州做过事。

许阁老的身份不好前来,但他让弟子裴新禄带了好酒。

再有薛明成,以及已经回京的刘宝愈刘大人,以及景若瑾景大人,这些人自不用讲。

至于外面说跟纪楚不和的周大人,肯定也来了。

除此之外,在京城颐养天年的岳将军,也就是当初曲夏州常备军的将军,同样也到场。

他年岁大了,又不像许阁老有实际的官职,自然无所谓。

巧的是,当年在曲夏州做县令的颜骥,也就是周大人的表侄子同样也在京城,他回京述职,估计九月份会再外派出去。

颜骥于棉花一道很是精通,各地都争着要他。

这一群人聚在一起,颇有些恍惚。

一晃是十几年过了。

他们这些人里,有的是早就在曲夏州,有的是建设曲夏州时过去,有的则是加入其中发展,尽了自己一份力。

而现在的曲夏州,早就是富裕地方。

当地各项工具,别说全国之最,甚至远销海外,说是国外很多贵族,都争着购买。

这种情况下,曲夏州想不富裕都难。

困扰岳将军多年的西北关外异族,也因为矿路的开通,变得无比和平。

现在大家都忙着做买卖,谁有空打仗啊。

两边要说完全没有矛盾,那也不可能,但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在,基本出不了太大的乱子。

所有人都珍惜和平的生活,尤其是现在经历过战乱的人,不自觉地会维护和平。

有矿场,有商业,当地的油菜,棉花,麦子,又是远近闻名。

甚至还有数科联盟。

可以说,今日的曲夏州早就今非昔比。

他们这些能参与其中的人,谁都觉得荣幸万分。

大家也没忘了,这一项项事情,都是谁推动的。

不总结也就罢了。

总结下来,纪楚实在太过厉害,他做的事也几乎都成了。

甚至即将要回的昌河州,明显也能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