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皇城司(1 / 2)穿越大宋:逆转靖康首页

徽宗从城楼上下来后,直接回了大内,没有人知道他对于今天战事的真实想法。

高俅是他在潜邸时候的旧臣,虽然战场上表现实在惨不忍。

但是也没有听说有什么责罚,照样作为太尉发号施令。

整个汴京现在已经实行了宵禁,各个厢坊都要出壮丁协助巡逻守城。

由于还没有召开朝会,也就没有人拿出具体的守城方略。

各部将还是严格按照高俅和枢密院制定好的防御政策施行。

禁军将城外阵亡军卒的遗体收殓后,就将吊桥升了起来。

汴河本来是从汴京城内穿过,现在也关了水门。

杨元嗣站在城墙上,望着前方田虎大营的点点灯光,陷入了沉思。

他以前最担心的就是金军南下,不过随着登州军的逐渐强大。

杨元嗣的信心慢慢也建立起来了,只要能顶住游牧民族的攻势,撑到拼国力的阶段,那些蛮族根本就不值一提。

可是今天的战斗太令人绝望了,大宋的禁军尚且如此,各地方的厢军可想而知。

保住一个汴梁容易,如何保住整个天下?

田虎军不会乖乖待在营地里开晚会,汴京周遭的百姓肯定是遭了灾了。

杨元嗣现在无比想念自己的赤色铁骑,只要他们在身边的时候,哪怕是一千人,这天下无处不可去。

自己现在武力不敢说是天下第一,可也是妥妥的万人敌。

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始终还是太渺小了,哪怕再弱小的蚂蚁,多了也能咬死大象。

方腊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不知道他还藏着什么后手,这个人应该比田虎还难对付的多。

这些都让杨元嗣又添了一份忧虑,现在他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网,不知道该如何解脱。

“景川他们还要多久才能赶过来?”杨元嗣问身边的花荣。

花荣掐着手指头算了一下,回道“最多还有五天,他们应该会赶到汴梁城下。”

元嗣稍微心宽,如果自己的计策奏效的话,童贯的大军随后也会赶到,那方腊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守住汴梁五六天的时间,这个目标元嗣还是有信心完成的。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名气都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要不也不会有人千方百计的去拼了命的求名。

杨元嗣官职是副都指挥使,属于高级军官,但是他的部属却是一个也没来。

大宋重文抑武,将领和军卒互相不统属,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堪忧。

杨元嗣走在城墙之上,守卫的士兵看向他的眼神都是崇敬。

虽说他以前也以箭术威震汴梁,可那毕竟是校场,况且那时候他还是金国的使节。

白天的战斗杨元嗣是作为大宋的副都指挥使司出战。

宋军虽然败了,但是杨元嗣没有。

要是没有杨元嗣的力挽狂澜,很多人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所以军卒们对于杨元嗣的热情是发自内心的。

杨元嗣拍了拍身边军卒的肩膀,说道:“弟兄们辛苦了,晚上惊醒些。”

那军卒受宠若惊,结结巴巴回道:“应该的,应该的,杨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