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毒秋蚕的防备的事情,张无极以及胡青牛准备了尽两个时辰,才完成。
张无极在昨晚这些事情之后,便独自一人下了武当山。
此刻已然是正午时分,烈日当空,炙烤这大地,武当山下的树木,一棵棵都是焉了吧唧的,耷拉着脑袋,路上的行人,也少了很多。
但是此刻的张无极,却是不敢因为天热的关系,有丝毫的耽误,骑马朝着江南的方向而去。
两天之后,张无极已经纵马进入了江南之境。
自古江南便有天下粮仓这一说。所以,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就算是在残暴的朝廷统治之下,虽说不能生活富足,但最起码的基本温饱问题,还是能保证的。
最起码,张无极是这么想的。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只从他进入江南之境开始,所见到的,却是处处饿殍遍野,万顷良田,无人耕种。
对于这样奇怪的现象,张无极也曾停下来,问过当地的老百姓。根据老百姓讲,是残暴的朝廷,苛捐杂税,让种地的老百姓,苦不堪言,一个个只能尽己所能,逃荒离开这里。
张无极也曾怒火攻心,对那些施暴的朝廷官兵,进行过强制手段。但杯水车薪,并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响亮的名字,在老百姓的口中,盛传来开。
“明教!”
张无极在路过一个小村庄的时候,也听那里的老百姓说过。当今武林,有一个名曰明教的江湖门派,他们首先举起了义旗,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对抗朝廷。
最近一段时间,明教的义军当中,更换了首领。上位的首领,名曰朱元璋,此人英勇善战,对于老百姓,也是很好,经过了几次与朝廷的对抗,都是以胜利结束。所以江南的一些青壮之士,都纷纷的投靠了他,加入了反抗朝廷的义军当中。
由于劳动力的缺乏,这也是导致江南的肥沃良田,无人耕种的重要原因。
朝廷的残暴,却是不因为劳动力缺乏的关系,而减少赋税的征收,反而是变本加厉。
这边导致了张无极在行进的过程中,看到了太多的官与民只见的碰撞。
张无极在进入了江南之境之后,行进的速度便缓了下来。因为,有些事情,需要他去考究。
第一,这个韩家装的具体方位,他一时间弄不清楚,毕竟,这个世界,他是第一次来江南这个地方。
第二,他也想从老百姓的口中听一听,这个明教,是不是自己所认识的明教。
这一日,将近傍晚时分,张无极骑马来到了一处小山村之内。
此刻的小山村,并没有点燃了多少灯火,大部分留守的人群,都是些老人、儿童。他们一个个坐在自家的门前,虽说手里端着碗,但大部分,都是吃着一些残羹剩饭。
张无极轻轻的从马背上下来,单手牵马,缓步的向着村内走去。
而那些老人、妇女、儿童见一身绸缎衣服、唇红齿白、相貌堂堂的张无极牵马微笑着走过来之后,赶忙一个个抽起自己的小板凳,拉拽这身边的小孩,向着自家的屋舍跑去。
而一些行动不变的老人,则也是缓缓起身,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身子,朝着自家的屋子而去。
对于这种状况,张无极见过不止一次了,所以当下,他也没有太过在意,一脸苦笑着,自顾自的向着前面,缓步走去。
当他行至村尾的时候,却是看到,在道路不远处的一堆杂草处,貌似有一个身影,蹲在草堆之后,偷偷的向外瞄着,看向了张无忌这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