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闻听得终南山中有贤才赵佐,素有文名,颇具才干,更兼忠君爱国,协助征讨盗匪,朝廷不愿见到野有遗珠,特征为承节郎,以兹嘉奖。
承节郎,大宋五十二阶武职官的倒数第二位,从九品。
这就是朝廷那边的态度了。
梁泉县那场惊心动魄的守城之战,最终被定性为山中群盗作乱,只是掺杂进去一小撮境外势力而已。
背后的用意很是清晰明了:为了避免刺激到金人,尽量将事态控制下去,维护两国的面皮。
这就是大宋身为大国的战略腚力。
于是乎,原本全歼金兵堪称近年来第一大胜的军功,就狠狠缩水,变成了清剿盗匪的小功,不疼不痒。
也难怪吴拱如此生气。
赵佐心中自然也是不开心的,因为他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不过他提前有几分猜度,倒没有太过意外。
这时,吴璘和朝廷的使者寒暄完毕,回到了自己府衙上。
刚刚进来,张口第一句话就让赵佐愣住了:“临安那边有人想见你。”
“有人要见我?”赵佐讶然。
吴璘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直接道:“是普安郡王。”
吴拱倒吸一口凉气。
赵佐也一脸震惊。
普安郡王?
那是谁?
吴拱看着赵佐,十分忧心忡忡:“赵贤弟此去千万小心,说不得有可能会卷入二府之争!”
在对方的解释下,赵佐很快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普安郡王,就是赵瑗,原名赵伯琮,太祖一脉的宗室子弟,现在乃是当今圣上收在宫中的养子。
赵官家自元懿太子夭折后再没有嗣子,因此于太祖系宗室中选了赵伯琮养于宫中,精心培养。
换句话说,对方有可能是未来的太子,下一任皇帝。
那二府之争又是什么呢?
只因赵官家收养的不止普安郡王一人,还有位恩平郡王赵璩,原名赵伯玖,同是太祖宗室,两人官属礼制相同,号为东、西府。
所谓二府之争,指的就是赵瑗与赵璩的东西府太子之争。
谁让赵构这厮生不出孩子呢?只能说,无子真的不行。
这下,赵佐确实有几分担忧了。
那可是涉及到立储的夺嫡之争,堪称最凶险的地狱副本。
只是...这么大的事,普安郡王赵伯琮找他干什么?
吴璘打消了赵佐的疑虑:“别瞎想,你还没那个资格介入此事。殿下道听途说了几分此处的故事,随口提了一句想见见你罢了。”
原来是个普通的“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的寻常事。
那就好,赵佐缓了一口气。
吴璘开口叮嘱道:“此去临安路途遥远,其他的话就不多说了,唯有一点你须得记住。”
“太尉请讲。”
吴璘面露睥睨之色:“现如今你赵佐乃是我吴唐卿举荐的人,莫要怕惹上什么干系,有我为你撑腰作胆!”
赵佐无言以对,俯身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