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他怎么吃野菜了。细细想来,他们荟家虽然出身不高,但孩子们哪有吃过野菜?更别说一起上山摘野菜了…… 定然是过的凄苦,而这孩子把他写得像是野趣一般。
荟夫人才想起荟京玄写的种种,比如他住不惯大宅子了。带着瑶瑶和两个仆人住在了县衙的后院,那边刚好合适,办公也离得近。瑶瑶喜欢上了种地,两夫妻开了一块地,请教了农民。他们也种上了青菜,还喂养了几只鸡。下了蛋,鸡极为争气,下的蛋都比别家大。有一次还是双黄蛋!
家里的大公鸡,很漂亮,油亮极了。每天雄赳赳的领着他的妻妾,在菜地里捉虫子。还说瑶瑶观察到大公鸡最喜爱的是一只黄色的,带着麻点的母鸡。别的母鸡欺负它,大公鸡便撵着满院子的跑,他们时常笑得前仰后合的。
还说隔壁家的奶奶,人很慈祥。老伴断了腿,就推着摊子开了一家炊饼铺子,但也卖细面。他家的细面很细,若头发丝一般。汤底是蘑菇熬的,生意很不错。他和瑶瑶时常去吃,只要几文钱。
他们的儿女都在外边,儿子是走商,尚未娶亲。女儿嫁到了隔壁府,一两年回来一次。倒是生了两个儿子了,日子过得红火。他们也不担心了,儿子虽然没有娶亲,但听说主家的一个小姐觉得他不错,似乎有些意思给自己的丫鬟相看。
荟夫人想着儿子写的那些信,眼泪簌簌的掉,一言不发的愣着。苍玉听到了哥哥的事情,没有哭,也没有什么难过。她只觉得不可能,好假,定是开玩笑的。
苍玉带着木犀和昭年把荟梓茵抱着,准备去她的阁楼。冯满儿也眼泪婆娑的说:“苍玉,我想陪着夫人。”
“保保你伴着娘吧,去医馆看看父亲。我…… 再等等消息吧,说不定是错的消息呢!”苍玉笑着说,眼睛却有些发酸。
冯满儿见状,知道是苍玉接受不了京玄的事。点头,也不再说什么。只让昭年和木犀,伺候好苍玉。
无尽女很惋惜,那个光风霁月的京玄,年纪还不算特别大。还是个年轻有为的,还有瑶瑶,她见的多一些。那个文静娴雅的姑娘,真是可惜。只是她是魂,对生死没有过多的反应。
第二天荟爹和荟夫人才回来,他们并没有给荟京玄办葬仪。朝廷已经找到了他们的尸骨,已经给他们埋了。还是皇帝亲自下的旨,说是荣耀了。荟爹和荟夫人私下哭了许多场,打定主意找个风水宝地,给他们立个衣冠冢。
苍玉白天若无其事,晚上却呜咽到半夜。偶尔看着她和哥哥斗嘴的信,哥哥给她的小玩意儿出神。
荟家去寺院给京玄夫妇立了牌位,捐了功德。百姓们知道大少爷走了,也纷纷去点灯尽个心。倒是荟大伯,哭得震天动地的,还放了好几场焰口。确实也是对京玄有心了!
他有些怨了荟爹,京玄若不当官,许不会遇见这种事。他家豪富,那还需要去博什么功名呢?
苍玉更懂事了,看到爹娘强打着精神,她带侄儿的时间更多了。荟爹也更黏荟梓茵了!也忧心苍玉的长大,再过两年就要相看了……
荟夫人似乎渐渐的一切都好了,只是一场寒,她终是病倒了,还来势汹汹的。急得荟爹辞了馆,一直守在身旁,苍玉也把管家大权接了过来。还过来侍药,整个人看着看着就瘦了一大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