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的快马加鞭,狄仁杰一行终于抵达了玄羽城。
与北凉关的冰封萧索不同,玄羽城作为玄州首府,虽然也笼罩在冬日的寒意中,但街道上行人往来,商铺林立,显得颇为繁华有序。然而,狄仁杰无心欣赏这州府景象。
狄仁杰一身风尘,眉宇间带着旅途的疲惫,甚至顾不上去监察司驻地稍作休整,便直接策马来到了位于城中心的州牧衙门。
州衙建筑恢弘庄重,青砖高墙,朱漆大门,门前两尊威武的石狮子更添了几分肃穆。
衙门前守卫森严,甲胄鲜明的士兵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过往行人。
狄仁杰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李元芳,上前几步,向守门官吏递上了自己的名帖,沉声道:“监察司总监察使狄仁杰,求见州牧韩大人。”
守门官吏验过名帖,见是这位近日在玄州声名鹊起、又刚刚在北凉关立下“大功”的狄大人亲至,不敢怠慢,连忙恭敬地请狄仁杰稍候,自己则飞奔入内通报。
州牧府内,韩明远收到通报时,正在处理公务。听到狄仁杰的名字,他搁下笔,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对于这位行事酷烈、给自己留下一个巨大麻烦的总监察使,他心中自然还有芥蒂。
但正如他之前所想,狄仁杰毕竟身份特殊,又是代表朝廷巡查,而且刚刚送上了一份“首功”给自己,于情于理,都不能拒之门外。
“请狄大人到花厅稍候,我随后就到。” 韩明远吩咐道,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
片刻之后,狄仁杰被引至州衙后堂的一处花厅。厅内陈设雅致,燃着暖炉,与外面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狄仁杰刚刚落座,端起侍女奉上的热茶,韩明远便已换上了一身常服,面带微笑地走了进来。
“哎呀,怀英一路辛苦!快请坐,快请坐!” 韩明远热情地招呼着,仿佛对之前的不快毫不在意,“本官还想着过两日派人去北凉关慰问,没想到怀英倒是先一步回来了!”
狄仁杰连忙起身行礼,姿态谦逊:“下官参见州牧大人。北凉关事了,有些后续事宜,需当面向大人禀报请示,故而不敢耽搁,星夜兼程赶回。”
“应当的,应当的。” 韩明远笑着摆手,示意狄仁杰坐下,“怀英此次平定北凉叛乱,功在社稷,本官已经将你的功绩据实上奏朝廷,想必不日便会有嘉奖下来。”
两人分宾主落座,开始了一番官场上必不可少的寒暄。韩明远询问了狄仁杰一路上的辛苦,狄仁杰则恭维了韩明远坐镇玄州的英明。场面一时间显得其乐融融,仿佛真是上下一心、通力合作的典范。
然而,几句客套话过后,韩明远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话锋看似不经意地一转:
“说起来,北凉关此次虽然成功平叛,但动静着实不小啊……” 韩明远的目光落在狄仁杰脸上,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审视,“本官听闻,关内……呃……损毁颇为严重,定远军更是……唉,伤亡惨重,善后的担子可不轻啊。”
韩明远语气温和,像是在闲聊,但言语中的“敲打”之意却十分明显。
“损毁严重”、“伤亡惨重”、“善后担子不轻”,这分明是在暗指狄仁杰行事太过激烈,手段过于狠辣,给自己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狄仁杰闻言,脸上神色不变,依旧保持着谦逊的姿态,微微欠身道:“大人说的是。定远军负隅顽抗,冥顽不灵,平叛过程确实激烈了些,以至关内损毁,士卒伤亡,下官亦深感痛心。只是当时情势危急,为免除后患,不得不行雷霆手段,实属无奈之举。后续善后事宜,下官定当竭尽所能,协助大人处理妥当,不敢有丝毫懈怠。”
狄仁杰将责任归咎于“情势危急”和“无奈之举”,同时又主动表态愿意承担善后责任,态度诚恳,滴水不漏,既没有直接反驳韩明远的敲打,也没有落下任何口实。
韩明远看着狄仁杰这副从容应对、不卑不亢的模样,心中暗哼一声,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总监察使绝非易与之辈。他放下茶杯,脸上的笑容不变,准备进入正题。